欢迎访问赣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! 无障碍 关怀版 设为首页 | 加入收藏

“精准扶贫+企业+合作社+贫困户”蔬菜产业扶贫新模式

——于都县人民政府开展国家蔬菜精准扶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

来源: 类别: 发布时间:2021-03-09访问量:字号:[]

一、试点示范简介

于都县基于区位优势、产业基础、土壤富硒等多方考虑,把蔬菜产业定为农业首位产业,大力做好蔬菜产业扶贫工作。通过“国家蔬菜精准扶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”项目的实施,引领带动于都县蔬菜种植产业转型、升级,同时辐射带动全县90%以上蔬菜种植户进行了标准化生产,达到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水平,增强贫困地区的“造血”功能,实现产业扶贫、整村推进等脱贫目标。2019年5月20日,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于都时,对于都蔬菜产业扶贫工作的效果表示肯定。

二、试点示范建设

(一)顶层规划,组织保障到位。

蔬菜产业是于都县的“县长工程”,于都县农业首位产业,2017年以来,于都县找准一个产业,做好产业扶贫文章,打好脱贫攻坚战,构建了“龙头企业+合作社+农户(贫困户)的产业扶贫模式。示范区建设以来,成立以分管农业副县长任组长,市场监督管、农业农村、扶贫办等相关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,下设办公室、技术小组、标准工作,并建立联席会议、资金管理使用、示范区监督管理等制度。定期召开联席会议,强化责任落保障了示范区的建设工作。

(三)多方举措,资金保障到位。

为实现蔬菜标准化生产,提高经济效益,县政府在资金上大力支持项目建设,投入100余万配套资金支持蔬菜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的发展;县农业农村局积极争取上级业务部门的资金支持,深化融合江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、于都县农业示范强镇等项目,实施以奖代补,支持龙头企业开展试点示范建设,并拿出部分经费,用于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指导标准化实施及推广工作;县市监局自筹资金15万元,用于购买标准、快速检测设备、标准化宣传培训等。

(三)强力推动,技术保障到位。

建立健全以市场监督管理、农业农村、扶贫办等相关单位组成的标准化服务体系,农业推广站、蔬菜产业扶贫小组、蔬菜种植合作社、各龙头企业组成的技术服务体系和产品质量检测体系。示范区建设以来,全县共制定于都县蔬菜高质高产生产技术规程18项,管理标准16项,工作标准14项,收集各标准230余项,形成完整的一套蔬菜生产标准化体系,极大推动了蔬菜种植的标准化,提高蔬菜产品质量。通过标准实施与应用,组织对各龙头企业、合作社的标准的培训10余次,累计培训1500余人次,项目实施范围内标准化覆盖率达到90以上。

三、试点示范成效

(一)蔬菜产量高、品质优。

通过示范区建设,于都县大力推广水培、无土栽培、雾培、立体栽培、管道栽培、绿色防控、节水灌溉等蔬菜等新技术,运用大棚、管道、喷滴灌、太阳能杀虫灯等蔬菜新设,与之前比,蔬菜亩产量产量大幅提高,生产过程中,坚持用有机肥料、生物农药,农药使用量大幅降低,化肥零用。经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检测,示范区土壤硒元素达0.6毫克每千克以上,重金属含量低,产出的富硒蔬菜附加值高。

(二)扶贫效果好、示范强。

通过示范区建设,已带动周边1.1万农户参与蔬菜种植,近年来,于都县发展蔬菜产业的五种扶贫方式(土地租赁收入、园内务工、承包种植、产业信贷、旅游休闲)带动贫困户脱贫,同时园区免费提供1000亩大棚给800户贫困户种植蔬菜,企业提供免费种苗、技术培训、统一销售,真正实现造血式脱贫。2019年核心区蔬菜产业总产值7.4亿元,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450元,高出全县平均水平的35.6%,带动2600户农民增产增收,扶贫成效明显。于都县已走出一条可复制,可推广的产业扶贫道路。

(三)带动效应强、影响广。

示范区建设以来,于都县政府与江西省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、赣南科学院、华中农业大学、深圳华大基因等单位签订了《合作协议书》,充分发挥科研单位的技术实力雄厚、高层次人才多、科研成果丰富的优势,结合于都县农业资源丰富、产业优势突出、科技创新空间大的优势,开展蔬菜新品种研发与推介,吸引国内鲁盛、鑫悦等10余家省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入驻,带动全县150个蔬菜产业合作社发展蔬菜产业的一村一品,打造了赣南蔬菜样板。

四、承担单位简介

于都县地处江西省赣州东部,是百万人口大县,千年人文之乡,万里长征集结出发地,作为“地球上的红飘带”的起点载入史册。是长征精神的发源地、中央苏区全红县之一和苏区精神的形成地之一,共诞生了16位共和国将军。


主办:赣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维护:赣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服务保障中心 联系电话:0797-8388200 地址:赣州市华坚南路68号 邮政编码:341000 备案:赣ICP备2022011476号-3 网站标识码: 3607000042 赣公网安备 36070002000161号 网站地图